2024年以来,巨城镇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,坚持依法决策、依法行政、依法治理,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,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。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
巨城镇党委、政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,通过专题研讨、集中学习等形式,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,全年开展相关学习活动6次。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,逐一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精神要义,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强化法治意识,严格遵守有关制度规定,形成人人懂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良好工作氛围,不断提高全体机关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。
二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
(一)加强组织领导,压实法治建设责任。
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,巨城镇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,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,构建起权责明晰的工作体系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,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,将法治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。强化监督考核,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,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切实压实法治建设责任,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。
(二)推进依法决策,规范行政决策程序。
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,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,广泛征求意见,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,确保决策的科学性、合法性和合理性。严格履行《巨城镇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》,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,严格落实司法所长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制度,聘请法律顾问,将重大行政决策、重大涉法涉诉事项、合同协议等纳入审核范围,做到应审尽审,积极参与农村集体合同合法性审查。
23个行政村,31个(股份)经济合作社,通过摸排,各村自查发现问题13个,通过督查、审计发现问题23个,共36个问题,其中制度机制问题4个,责任落实问题1个,基础底数问题3个,资金管理问题14个,资产管理问题1个、资源管理问题6个、其他问题7个,现整改完成32个,未整改4个。
(三)规范行政执法,提升执法水平。
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,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,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,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执法资格和能力。规范行政执法程序,严格执行“三项制度”,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、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,做到执法公正、规范、文明。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,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,维护了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。巨城镇执法队今年以来共处理案件1件,进一步推动执法改革走深走实。
(四)深化政务公开,打造阳光政府。
认真贯彻落实《信息公开条例》,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,通过政府网站、政务公开栏、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,及时、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,包括财政预算决算、重大项目建设、社会救助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,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今年以来,政务信息公开共80余条。
(五)化解矛盾纠纷,维护社会稳定。
巨城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,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的作用,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化解、早处置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消除在萌芽状态。依托村干部、人民调解员、村辅警、镇村法律顾问等队伍力量,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积极化解矛盾纠纷,引导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。切实发挥好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在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重要作用。巨城镇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25个,人民调解员89人。其中镇调委会1个,17人,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3个,69人;社区调委会1个,3人。同时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,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,为弱势和困难人群提供法律援助。始终坚持“群众无小事”,注意身边每一件纠纷,每月走村入户排查矛盾隐患。按照“分级负责,属地办理”和“谁主管,谁负责”的原则,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,建立健全有效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,做到有人组织、有人摸排、有人化解。全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件,成功率达到97%。全年没有因矛盾纠纷处置不当引发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,没有引发特大群体性事件或刑事案件。
(六)加强法治宣传,营造良好法治氛围。
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结合“国家宪法日”“消费者权益保护日”“安全生产月”等重要时间节点,到人群密集的市场、街道、商超门口开展摆摊宣传,通过设立咨询台、发放宣传资料、举办法律讲座等形式,同时开展普法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村等活动,广泛宣传宪法、法律法规和政策,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。
(七)加强自身建设,提升施政服务水平。
一是坚持为民施政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,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建议,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,公开政务信息80余条,办理12345市民热线130余条。
二是强化效能建设。坚持干部联系村(社区)机制,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、公车使用、财务管理、项目管理等制度,完善“一门式办理”、“一站式服务”的镇村党群服务平台;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,积极配合县委巡察工作认真落实整改,驰而不息转作风、纠“四风”,着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,努力构筑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,为全镇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。
三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
(一)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部分干部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,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够强,在工作中还存在凭经验、凭习惯办事的现象。
(二)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。
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还不够强,执法程序还不够规范,执法文书制作还不够严谨,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执法公信力。
(三)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。
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,缺乏创新,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了解不够深入,导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。
四、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打算
(一)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。
加强对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提高干部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,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。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,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,激励干部自觉依法行政。
(二)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。
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,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,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。规范行政执法程序,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,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,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。
(三)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,充分利用新媒体、新技术,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。根据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,制定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方案,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,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。
(四)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。
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,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。各部门要密切配合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。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经费保障和人员配备,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五、对全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、建议
(一)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,提高全民法治意识。通过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,普及法律知识,让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增强法治意识。
(二)加强对法律的监督和评估,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。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,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和纠正,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和公信力。
(三)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,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,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专业性。
平定县巨城镇人民政府
2024年12月26日